夯實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制度基石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遠性的特點。“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中的“三基”,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將新時代中央關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戰略決策與重大任務以中央文件、國家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是支撐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制度基石。
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當前,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全球政治、經濟、安全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在此背景下,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的全局性與緊迫性凸顯。要以打造“國內企業走向東盟的總部基地”為重點,全面推進“三基”相關政策與重大項目落地生效,并進一步將其具體化、制度化、法律化,以明顯增強內外市場主體預期,在流量提升、產業發展與服務體系構建中明顯增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在穩定并深化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合作中發揮重要樞紐作用。
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要在堅持“中國特色”的基本前提下,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充分學習借鑒國際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和制度安排,確保在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體系。《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形成了高水平開放的政策與制度體系安排,也對一些條件尚不完全具備的領域,通過過渡性、長遠性及原則性的相關安排,為對標全球未來最高水平開放形態預留空間。當前,要推進以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與制度體系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落地生效,盡可能縮小封關運作前后的開放落差;在做好與RCEP規則疊加的基礎上,探索先行先試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做好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同時,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范,提高應對各類風險挑戰的能力,爭做以高水平開放統籌發展與安全的示范生。
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推進制度集成創新,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落實的基本要求。三大制度基石頂層謀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各領域“破”“立”并舉的改革創新任務,形成了“中央統籌、部門支持、省抓落實”的推進機制,有利于增強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使各項改革舉措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提高改革整體效益。制度集成創新需突出“集成”。一是聚焦經濟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在貿易、投資、財稅、金融等方面創新突破,加快推動相關領域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高水平經貿規則銜接,充分發揮自主開放的靈活性,在服務貿易、數字經濟等方面形成引領示范;二是深化以生態文明建設為重點的體制機制創新,高標準建設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著力在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產業綠色化轉型等制度創新方面取得突破,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的突出特點;三是緊盯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目標,更加重視行政、立法、司法體制創新,充分釋放海南獨特的自然資源潛力與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以明顯提升政府效能與法治保障水平,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的突出優勢。
強化現代產業體系支撐能力。充分發揮制度基石作用,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逐步夯實自由貿易港建設產業基礎。要以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為重點,以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為動力,不斷增強海南自由貿易港產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目前,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以此為基礎,一是以構建國際化服務體系為重點加快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推進離島免稅政策的創新,并以醫療、健康、教育、文化、娛樂等領域的服務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提高海南對國內需求的供給能力。二是聚焦四大主導產業,加快推進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內外規則對接;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提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質量;努力打造集加工、包裝、保鮮、物流、研發等于一體的熱帶農業產業集群。三是培育壯大南繁、深海、航天三大未來產業,積極推進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深海技術創新中心、航天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明顯增強海南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服務支撐能力。四是把全島作為一個整體來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推動形成“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咀髡呦抵袊êD希└母锇l展研究院院長助理、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海南省重點新型智庫成果?!?/span>
中改院
官方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信掃一掃